下午4點15分
跟以往打下blog的時間有點不同
是個下雨 應該上班的補假 周六的下午
心情大約為 因爲連續幾天 生不出有期限的宣傳影片靈感
然後頽頽地過了幾天 卻依然還是沒進度
好吧 先不談這個 這個blog大概也是荒廢了一段時間
說要好好記錄日本 卻沒完成
在手機社交平台的日益先進 太多小小的情感宣洩會是立即得到出口的地方
但細膩的文字記錄 在要打開電腦 然後又要再觸碰每日上班回信的鍵盤
就會略顯乏悶
不知不覺9月了 工作快滿一年了
而完全脫離學生身份也半年多了
只是這樣的工作 以及身処的環境 還是跟一般大學生沒什麽不同
這樣不是不好 只是常常會一直捫心自問 是否有真的如同上班族一樣
大概吧 一年了 是一個gap能夠在去深思這一年間得到什麽 然後重新審核自己的要求與期盼
在那之前 要談一下
大概一輩子不怎麽會忘記的一部暑假我們在家看的片子
Into The Wild
一個顛覆了如今現實社會規範 充滿思想自由的片子
真的是得細細品嘗 才能更能感受之間的味道
捨去金錢 舍去這社會規範 去追尋什麽才是活著的意義
每個人的見解不同
但我是一個喜歡回敲到生物學的原始派想法
認爲 人活著 是爲了生存 所以才需滿足馬斯洛金字塔的最低階層
然後生存了 是生活
也或許是成長環境下的影響
與 “長大就要出人頭地” “賺多錢就是高成就”
這樣的金錢主義 是與自己背道而馳的
雖然說 充斥著“有錢不一定快樂 但沒錢不一定不快樂” 這樣的一派的説法流
但覺得 只有認認真真地 體會微則生活 廣則這世界 的美麗
才會覺得 快樂不只如此 快樂也不過如此
每個人生活的格言 與座右銘 各不同
我只能說 你有你的標準 你有你的衡量
但你不必去打擾別人的世界 然後跟著你的標準走
而在into the wild之後
讓我覺得 我真的有一點那麽了解自己 然後我真的有一點那麽不了解自己
說實話 現階段 或許我說不出 我真正要的是什麽
我不知道結果 但我非常明瞭自己的過程
“探索” 是能夠真正讓我去體會一些東西 得到一些東西 很重要的寶貝
每個階段亦是如此
把眼睛閉上 把心放下 認真地去感受當下的感受 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畢竟 我也不知道 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以及 我什麽時候走到生命盡頭
所以我
選擇了這一份工作
看似有一點會讓自己怠慢下來的工作
但又看似在這邊體驗學習到其他領域的工作
但但但但 真正會讓我留下來的是 這工作的資源
能讓我跟大夥到北京 帶著工作光環無懼獨自走在河内大道上 以及重新帶著不同心情去看待自己成長的國家
而未來還有一大段...
2015-2016 第一份工作的第一年
1. 獨自完成了一人拍 一人剪的影片
2. 完成了至少踏在臺灣本島各縣市的至少一座車站
3. 因公出差回家回國了3次
4. 進到倉庫 理解了基層的重要性
5. 開始接了國外訂單
6. 與德國室友同居屋簷下2個月,他讓我學會了“勇氣”
7. 獨自到了第一次的國家-越南
8. 第一次的北京辦展經驗-Dice Con
距離非頂著工作光環的一人背包旅步應該不遠了..
別忘了那降低了慾求 而得到滿足的笑臉
我期許著.....
感覺面對著一座墻
然後自己想要再設立一座墻讓自己攀過去 得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