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 禮拜二 冬至
淩晨2點38分
代班打完烊之後 久違的踏實感 回來了
所以 雖然隔了很久沒update的Japan Trip也只好再無限期地延後
冬至了 真的到年底了 然後下禮拜就是跨年了
又一年了
如以往一般 我該整理整理這一年發生了什麽
好讓往後 可以回來翻翻的時候 可以回想起什麽 可以想起當時的自己是怎麽想的
所以決定 明天休假(但其實晚上要搬貨 也不算休假)
翻著手機裡的照片 回想這2015 其實好快好快
Blog也沒更新幾篇 很多很多的感覺 都沒被即時的記載下來
因爲是2015 跨過畢業 跨過學生與上班族兩者角色
所以這一年 已經在去年打好預防針
萬一有什麽閃失 未來在malaysia或是台灣 將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月初的第一道曙光 還有高雄五月天的演唱會
人生的第一次演唱會
體驗到五月天的勵志 體驗到爲什麽會有那麽多狂熱的追求者
因爲音樂的力量是非常震撼的
遠或近 看得清楚與否 已經不再重要
更重要的是 處在1万人或是5万人内 那個音響 那個回蕩 那份音樂帶來的感動
然後進入寒假 第一道檻
第一個沒回家的假期 第一個沒回去的過年
一月的寒假 當大家都回去了 生活漸漸變得簡單、忙碌
白天就是畢製的工作(組内的拍片啊開會啊 業主的電玩展書展啊)
然後晚上就是跟阿丐兩個人打天下的丐幫 打工生活
天氣越冷 生意越冷清 然後習慣晚班上完吃個飯小睡半小時 然後接著打烊 或者偶爾宵夜
切切菜 洗洗碗 掃掃地 聼聼fm 日子過得很簡單 卻是很有味道的
也或許是因爲 在寒冷的天氣 躲在小店内 面對老顧客的微笑 更體會社區與賣吃的微妙關係
大概這樣的日子經歷了2-3個禮拜
冬天的白天是很難起床 但不知道那期間是怎麽做到的 或許就是“簡單的使命”
然後留了大概4天去了台中 當了幾天的偽孩子 是休息是小聚是旅行
看看櫻花啊 走走台中啊 當當臺灣人的孩子 也是很棒的
然後過著過著 可怕的連續6天書展 之後就過年了
過年南下的火車票是用搶的
書展結束那天是16號 我們的過年是大年初一19號 而臺灣人的過年是除夕18號
原本預計16號結束那天 直奔北車 直接南下台東建助家過年
結果因爲疏忽 車票掉了 懊惱了幾個小時 最後回家振作了 也孤注一擲決定隔天再出發
17號 台北〉高雄〉台東 把整個西半部給繞過了 然後最後抵達
在台東的那幾天過年的日子 還有跟遊子一起趕火車的去程 是很棒很難忘的經歷
那是第一次 在家以外的地方過年
那是第一次 體驗同是華人卻保留著不同的習俗
那是第一次 在寒冷的天氣 看著煙花 吃著火鍋 看著一望無際的田野
那是第一次 體會到了我認爲的“回家過年”的意義
只有自己的親身經歷 才能去解答你對某件説法的判斷
“臺灣過年沒有氣氛嗎?”
“嗯,只能說保留下來的文化不同,但老一輩對春節新年還是保有一定的重視”
“明年過年回家嗎?”
“回!沒什麽大事一定要回家!因爲那是個大家意識中的團聚,或許會覺得吃吃玩玩 越長越大 樂的部分愈來愈少,那同時你也會發現大家見面愈來愈少。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家對於 過年 的重視程度並沒有隨著歲月而減少,過年回家 依然重要”
然後回到台北 回到開學 就猶如作了一場夢 然後夢醒了
繼續最後的大四生活 畢製生活 學生生活
三四月 無止盡的報告畢製 偶爾會穿插南下的CSR活動
然後偶爾小孩們的回應 世界尚需被關注的弱勢一角 是個酸溜溜的打擊
更準確來説 應該是個烙印 只能說烙印 是因爲目前還無法為他們做些什麽
只想把它當作一個烙印 印在心中 別忘記他們的故事 別忘記自己其實是幸福的一群
五月 第二道檻
先是要忍著過無法參加的大馬運動會 再來就是忙碌了一整年的畢業展覽
從以前觀展的學弟 到如今參展的某個成員
除了是個成果發表 更是一個自我深思 這4年成果的一個展覽
然後會發現自己的不足 但也離大學生活尾聲很近 但至少也算是個GET
六月 畢業季
一連串的送舊活動 還有備受爭議的畢業典禮
一個畢典過後還有期末考 一個確定延畢的畢業典禮 其實並沒有帶來多大的feel
只是這臺灣教育大環境 所需美麗的糖衣而已 實質真不知爲何如此 而且還可以維持那麽多年
七月 確定工作去向
確定了進入新天鵝堡 非常完美的無縫接軌 我真的很幸運
先是以工讀生身份支援夏聚遊戲營 然後被批准的回家、旅行 再十月正式上班
慢慢探索新工作環境 雖然是合作過一年 但真的只有進入職場後 才會我們懂的真的只是皮毛
天外有天
八月 隔了一年沒回家的回家
一切不陌生的陌生
回家的旅途 更讓自己清楚知道 這一年自己經歷了什麽 改變了什麽觀念
非常剛好也去了bersih 去了云頂 去了一趟跟好多有點久沒見面的朋友見見面
隔了好久沒回的家 回得更踏實了
待續.....